顯示具有 電影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電影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想法分享】真愛每一天 每一天珍惜你愛的人



這部電影也是一部蠻久的電影了,但這部電影在我心中留下的後勁是非常強烈的。記得有陣子我很愛看電影,常常去DVD店租電影。有一次去不知道要看什麼電影,於是請老闆娘推薦一下最近熱門的電影,老闆娘就推薦了我這部片,說有一對情侶還租了五次之多。

在電影裡,時光旅行這個題材似乎是歷久不衰,從最早的今天暫時停止」、「蝴蝶效應」、「回到未來」,到這部「真愛每一天」,都是設想著人如果有能力可以回到過去,那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劇中的男主角在他21歲的時候發現他擁有可以回到過去的能力,且這個能力是一種家族男性的遺傳能力,也就是說只有主角的爸爸、爺爺等等的才有這種能力。

如果你擁有了可以回到過去的能力,你可以改變你現在的生活,你會想做哪些事?買一張樂透?跟沒在一起的人告白?片中的男主角選擇了去交一個女朋友。他努力的一直回到他與心儀女孩相遇的那一天,不斷練習嘗試哪一種談話方式可以吸引人,最後,他與女主角順利結了婚。不久後,他們生下了小孩,而主角的父親過世。

主角在父親告別式那天忍不住悲傷,又回到過去的某一天內去與父親談話,往後,主角只要在想念父親的時候就會回到那一天去與父親說說話。為了避免改變過去而使目前的生活變調,他每次回去就只是與父親重複一樣的對話,除了陪伴父親,也是陪伴他自己的心靈。

電影裡做了許多情感方面的探討,對自己的認識、對親情、對愛情,都有自己的見解。這部電影與一般時空旅行回到過去後導致現在生活大亂的情節不同,反而強調不對過去做變動,而只是認真生活每一天,去品味每一天的感受,陪伴你愛的人每一天。

在現代的社會裡,我們時常忙於追逐,追逐於滿足各種自己想要的慾望,鮮少有人有時間停下腳步來,真正來陪伴自己所愛的人。每一天都是得過且過,每一天都是想要把時間耗過去,總要等到自己所愛的人離開了,消失了,才會後悔沒有好好陪伴所愛的人。

所以你覺得跟父母講一句話都嫌多嗎?你覺得父母的嘮叨很多餘?還是父母年紀大了需要你照顧你覺得很煩?我認為人生裡面有很多對我們很重要的人,這些人跟我們一起生活,這些人裡面有許多我們的情感,有時候這些情感會因為相處過於密切、過於習慣而被忽略,總要等到這些我們深愛的人消失的時候才會有所覺悟,實在是得不償失。

片中男主角的父親其實也一直回到過去去與男主角及家人相處每一天,認真的感受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天。父母對我們的愛很深厚,而我們對於父母呢?有時候總覺得愛是不能等的,人生中有太多突如其來的變化,而我們也沒有如片中一樣有回到過去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與父母、與所愛的人相處的每一天,好好的陪伴他們,因為我們能做的也只有陪伴。

中國人常說孝順,很多人總認為給錢了,有養父母了就是孝順,其實這只是養,稱不上孝順。孝順除了孝以外,順這個字也有著陪伴的意思,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要做到孝順,就應該好好的陪陪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想法分享】看了想孝順的電影 - 錢不夠用2


這部電影我已經知道很久了,也看過。記得看的過程很心痛也很無奈。印象中是在電影台間胡亂按搖控器時按到,一開始是被新加坡腔調的怪里怪氣吸引,一下國語、台語、還有奇怪的新加坡英語。演員都長的不怎麼樣,但卻很生活化就像隔壁鄰居一樣。

簡單的劇情介紹是三個親兄弟,從小都在新加坡的中等階層的家庭成長,但是這三人在長大後,都將代表新加坡三個不同收入、不同階級的人物。三個人同時因理財不當,陷入經濟危機:錢不夠用。因此在掙扎生活中三兄弟與母親的關係也產生微妙的變化。

三兄弟由於忙碌地為生計奔波,因此都疏於照顧年邁的母親。當然,在物質上,三人從來都對母親相當慷慨,但是在感情上,對於母親的關懷卻是少得可憐,過程中帶出諷刺人情的冷暖、更幽了孝順這個定義一默。

三個主角不同形式,不同階級,卻都有同樣的錢不夠用
我相信觀看本片的觀眾絕對會像我一樣有很深的感慨,劇中人的境遇就像你我一樣,為生活而忙碌的辛酸、為子女付出擔憂卻不一定被領情、夾在自己家庭與照顧父母的兩難….每天都在發生。

看完這影片給我感觸很深,現在的社會變遷與世代的轉變,使得現代人觀念裡
缺乏感恩心;變得過於追求自我慾望的實現與滿足,忘了曾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父母給予的支持、關愛與陪伴。在有了自己的家庭與子女後,因為必須成為獨當一面的給予者,就忘了能有現在的成就是父母的給予。

沒錢沒尊嚴這句話,在年長者間的流轉不是沒有原因。子女們為了生活所需奮鬥沒有太多的時間再去照顧長輩,過多的現實與無奈,使得年長者對自身產生不安全感。

影片中讓我感觸的一幕,就是片中的母親在沒有預警心態下,被兒子帶到養護機構,母親踏入機構後就看到其它入住的年長者臉上毫無生氣的表情,心慌的母親一回頭只看到兒子悵惶離去的背影,是的!自己被遺棄了。兒子儘管自責卻還是選擇這麼做了。

似乎,我們在面臨父母與子女的選擇時,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多數人總以子女的需求優先,孩子的用品要用最好的,爸媽的東西差不多就可以。花錢給孩子買最新型的手機,爸媽就還是畫質差的映像管電視機。

好像我們真的忘了小時候我們也總是由爸媽手中拿到最好的;那現在我們又給了什麼呢?

這部電影真的值得一看再看,在我們被生活逼迫無奈時仍然提醒我們縱然有再多無奈,也不要忘了感恩,感念父母恩。

後記:另有一個感人的事是本片自2009年上映以來,有一家戲院的老闆因為看了感悟很深,希望大家也能看到這部片,因此從未下片,早就破了台灣史上放映最久的記錄,這家戲院就是台中的〈萬代福〉戲院,雖然只是24個座位的小廳,因老闆的堅持分享善的心念,讓更多人或能因此片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