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陪伴所愛的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陪伴所愛的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文章分享】母愛是一張飽滿的弓


文章分享自大紀元

作者:妞妞

責任編輯:沈容

小時候,就知道她和別的媽媽不同。她從來不說這樣的話——媽媽養你多辛苦,你長大了要對媽媽好。
在我不記事的時候,父親就病故了,之後她一個人帶著我生活。所以有很多大人對我說,你媽媽撫養你要辛苦很多倍。當然,她的不同並不只是她不說那樣的話,最大的不同是,她很放縱我。
當時同齡的孩子大多會被家長逼著學習各種才藝,上各種奧數班、英語班、才藝班。但是她不,她甚至從來不讓我在作業之外再去和課本糾纏。於是小時候的我被很多每天忙忙碌碌修煉本領的同學羨慕。他們好奇地反複問我,你媽真的不逼你學奧數嗎……最後得出結論,唐可的媽媽真好。
唐可就是我。
從小到大,我和她之間,一直都是輕鬆的相處狀態。她會溫和地教育和引導我,從來不用身分壓制和管教我。她從來不為我數學成績的糟糕煩悶,卻總為我出色的那 一面驕傲。在她這種情緒的感染下,從初中到高中,雖然數學成績始終在班上墊底,我卻不曾自卑過。用同學的話說,一點兒不像單親家庭的孩子。
高考前和她有過一次深談,她第一次很嚴肅地告訴我,要想好去哪裡,以後想做什麼。於是我想了好幾天,然後試探著對她說,我想學設計。一開始,有點兒擔心她不會讓我離開。可是她絲毫沒有反對,說,那就朝你的目標努力吧。
2個月後,我拿到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對此,外婆卻並不滿意,低聲責備她,怎麼讓孩子去那麼遠,孩子就是小鳥,一旦飛出去再回來就難了。她笑著答:「媽,我把她養大,還不就是為了讓她去飛?對她來說,重要的不是我,而是她自己的生活。」
外婆一怔,我也一怔。這些年,她給我的自由太多,但是從來沒有對我說過這樣的話。
似乎每個人都說,父母有義務撫養子女長大,子女也有義務陪在父母身邊,這是親情的義務。可是她不,她從來不曾提醒和要求過我盡這樣的義務。現在聽她這樣對外婆一說,我反倒有些懊悔。
那天我對她說:「媽,要不我不去了。」「為什麼?」她詫異地看著我。我說:「你是不是太縱容我了,你該把我留在身邊和你一起呀。」
她笑了,說:「你知道嗎?我這半生幾乎所有自己的願望都不曾實現過,我是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可我不是最好的自己。我不想你和我一樣。我更想你可以自由地去過你的生活,認真地過你的一生。」
我懂她了。
4年後,我報考加拿大一所學府的研究生,並順利通過。在外面飛了4年,我的心已經越來越野。去吧去吧,她說,帶著我的夢想。
她的夢想,我已經知道。她從小熱愛舞蹈,曾那麼熱切地想舞向外面的大世界。可是生活和親情溫柔地禁錮了她。於是她自願脫下美麗的舞鞋,為了親情和愛情沒有再走出小城一步。她不是沒有遺憾,雖然她不後悔。但她不想我重複那份遺憾。
2年後的秋天,當我漫步在渥太華的楓葉大道時,收到她發來的一條訊息,是她和好友一起在華山頂端歡呼雀躍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笑得很燦爛。我知道她是要告訴我,她生活得很好,不寂寞不孤單,無須我惦念。我只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便好。
我給她回複信息說:「媽,有沒有人告訴你,你是個不一樣的母親,一個了不起的母親。」過了片刻,她回我紀伯倫一首詩中的話:
「母親是弓,兒女是弓上射出的箭。」
她知道我想說什麼,而我不知道,會有多少做母親的知道這樣的詩句,又有多少母親有勇氣真正做到。可是,她做到了,做得那麼自然平常。這是她愛我的方式。可我不知道她知不知道,不管我飛得多高多遠,當她需要我的時候,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調轉方向。
「因為我的飛翔,一直用了她的翅膀。」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新聞分享】出身單親貧困家庭 台首大陳永炬獲孝行楷模



家住苗栗苑裡的台灣首府大學學生陳永炬,出身單親貧困家庭,為減輕媽媽負擔,從國中起開始半工半讀。孝行感人而獲選苗栗縣孝行楷模,全校師生皆感與有榮焉。
家住苗栗苑裡的台灣首府大學學生陳永炬,出身單親貧困家庭,為減輕媽媽負擔,從國中起開始半工半讀,今年寒假到南投庇護工廠「迦南美地」牛肉麵館,免費協助麵館設計餐飲流程,獲得各界肯定。此次苗栗縣政府舉辦105年孝行楷模表揚,陳永炬獲選,全校師生皆感與有榮焉。
台首大副校長戴文雄表示,該校休閒系碩士生陳永炬,出身單親貧困家庭,國中時,父親腦中風驟世,全家債務由罹癌的母親扛,求學之路半工半讀力爭上游,大二起獲得學校學雜費全免獎助學金,今年寒假放棄打工賺學費機會,義務前往南投庇護工廠協助,愛心受肯定。
戴文雄副校長表示,孝行楷模表揚活動,不僅是表彰每位孝行楷模的孝心孝行,也期盼將孝順的種子傳播至各個角落。陳永炬同學榮獲苗栗縣孝行楷模,可說是台首大之光。
陳永炬表示,對受獎感到無比光榮,由於課餘之時需要幫忙家中經濟,母親罹癌身體不佳,也需要回家探望,但未來會更加努力,感謝學校的支持與協助。
文章轉自<NOWnews>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新聞分享】中國病重女童「最悲傷作文」:如果能活著一定孝順奶奶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就覺得心酸酸的,生病的女童的願望是孝順奶奶,在她的世界裡這是最大的事,卻是我們舉手就可以對家人做的事。


          「如果我能活著長大,我一定會好好孝順我的好奶奶。」中國四川一名9歲女病童的作文感動網民,網民感嘆這是篇「最悲傷作文」。據「四川新聞網」報導,四川遂寧市城區9歲女孩佳佳,父母離異後由祖父母撫養。女童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每兩週便要輸一次血續命,女童寫作感激祖 盡心照顧。

           佳佳剛出生就被發現有缺損,4個月大時患肺炎住院,出現皮膚泛白,臉部五官缺血坍陷症狀,極需要輸O型血補充。但當時血庫無血,佳佳的祖母 蔣全芳上門尋找到捐血者,央求公眾捐血救人。

佳佳也經常發燒,卻無法診斷確實病因,而且,她每兩星期需定期輸血一次,否則會缺血導致渾身乏力,甚至日漸消瘦,可能最終無法進食至死亡。

曾有鄰居向佳佳的祖母放狠話:「你那孫女是個無底洞,乾脆別花錢輸血了。」祖母聽了立即痛罵該鄰居,因佳佳是兩老的希望,再苦再累也 要為孫女醫病。懂事的佳佳希望將來能孝順奶奶,也要成為一名幫助窮人的醫生。
    

佳佳上個月寫了一篇作文,題為「我最熟悉的一個人」。內容寫道:「我最熟悉的一個人就是我的奶奶」,「我每次生病的時候,無論家裡有錢無錢,她都會盡全力給我鬥夠(湊錢),讓我上醫院治療輸血,讓我小小的生命又能多活一次“,”我奶奶是用一生心血和汗水來撫養我。有時,我看見我的奶奶為我的病落淚流汗的時候。我的心情很悲傷,如果我能活著長大,我一定會好好孝順我的好奶奶

老師深受感動,將這篇小學作文上傳至網絡,令網民既感到心酸,網民感嘆這是篇“最悲傷作文”。

佳佳就讀的學校老師們,已開始為佳佳籌款醫病,至今已籌到人民幣3萬多元(約1.8萬令吉),讓她能繼續輸血。

佳佳的作文指出「奶奶活得太幸苦了,我想找個好心人幫她。」。她從小的的夢想就是上大學。讀醫,幫病人減輕病痛:「我想當醫生,為沒錢醫治的病人治病!“,最重要的是,讓奶奶不再活得那麼累。

(文章轉自東方網)

有時候我們覺得很簡單的一件事,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一輩子的夢想。我們都要珍惜自己的生活,把握當下,多陪伴家人,才不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嘆。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想法分享】真愛每一天 每一天珍惜你愛的人



這部電影也是一部蠻久的電影了,但這部電影在我心中留下的後勁是非常強烈的。記得有陣子我很愛看電影,常常去DVD店租電影。有一次去不知道要看什麼電影,於是請老闆娘推薦一下最近熱門的電影,老闆娘就推薦了我這部片,說有一對情侶還租了五次之多。

在電影裡,時光旅行這個題材似乎是歷久不衰,從最早的今天暫時停止」、「蝴蝶效應」、「回到未來」,到這部「真愛每一天」,都是設想著人如果有能力可以回到過去,那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劇中的男主角在他21歲的時候發現他擁有可以回到過去的能力,且這個能力是一種家族男性的遺傳能力,也就是說只有主角的爸爸、爺爺等等的才有這種能力。

如果你擁有了可以回到過去的能力,你可以改變你現在的生活,你會想做哪些事?買一張樂透?跟沒在一起的人告白?片中的男主角選擇了去交一個女朋友。他努力的一直回到他與心儀女孩相遇的那一天,不斷練習嘗試哪一種談話方式可以吸引人,最後,他與女主角順利結了婚。不久後,他們生下了小孩,而主角的父親過世。

主角在父親告別式那天忍不住悲傷,又回到過去的某一天內去與父親談話,往後,主角只要在想念父親的時候就會回到那一天去與父親說說話。為了避免改變過去而使目前的生活變調,他每次回去就只是與父親重複一樣的對話,除了陪伴父親,也是陪伴他自己的心靈。

電影裡做了許多情感方面的探討,對自己的認識、對親情、對愛情,都有自己的見解。這部電影與一般時空旅行回到過去後導致現在生活大亂的情節不同,反而強調不對過去做變動,而只是認真生活每一天,去品味每一天的感受,陪伴你愛的人每一天。

在現代的社會裡,我們時常忙於追逐,追逐於滿足各種自己想要的慾望,鮮少有人有時間停下腳步來,真正來陪伴自己所愛的人。每一天都是得過且過,每一天都是想要把時間耗過去,總要等到自己所愛的人離開了,消失了,才會後悔沒有好好陪伴所愛的人。

所以你覺得跟父母講一句話都嫌多嗎?你覺得父母的嘮叨很多餘?還是父母年紀大了需要你照顧你覺得很煩?我認為人生裡面有很多對我們很重要的人,這些人跟我們一起生活,這些人裡面有許多我們的情感,有時候這些情感會因為相處過於密切、過於習慣而被忽略,總要等到這些我們深愛的人消失的時候才會有所覺悟,實在是得不償失。

片中男主角的父親其實也一直回到過去去與男主角及家人相處每一天,認真的感受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天。父母對我們的愛很深厚,而我們對於父母呢?有時候總覺得愛是不能等的,人生中有太多突如其來的變化,而我們也沒有如片中一樣有回到過去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與父母、與所愛的人相處的每一天,好好的陪伴他們,因為我們能做的也只有陪伴。

中國人常說孝順,很多人總認為給錢了,有養父母了就是孝順,其實這只是養,稱不上孝順。孝順除了孝以外,順這個字也有著陪伴的意思,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要做到孝順,就應該好好的陪陪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