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孝養』、『孝承』等。 孝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的肯定,從而尊重父母的指令,基本上不違背父母的意願行事。
孝本為儒家在推廣家庭倫理的核心,光是儒家在孝經與論語中即有多次論"孝"的記錄。推崇儒家思想的中華文化自然在後世代中不斷地被植入孝順的觀念。形成特殊文化,那在西方就沒有人論孝嗎?
有的,可以看這篇文章的分析 中西方孝順想法大不同
不管東西方對孝順的定義為何?基本上是有雷同的本質,感恩尊重的心意是人類對父母不變的存在表達。隨著時代的不同,對孝出現了各世代不同的見解。即便是孔子時代仍是不鼓勵愚忠愚孝。
在《韓詩外傳》有這麼一個故事:孔子的學生曾參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參有了過失――鋤草時,誤傷了苗,他的父親曾皙就拿著棍子打他。曾參沒有逃走,站著挨打,結果被打休克了,過一會兒才漸漸蘇醒過來。曾參剛醒過來,就問父親:"您受傷了沒有?"魯國人都讚揚曾參是個孝子。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告訴守門的弟子:"曾參來,不要讓他進門!"曾參自以為沒有做錯什麼事,就讓別人問孔子是什麼原因。孔子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舜的事嗎?舜作兒子時,父親用小棒打他,他就站著不動;父親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親要找他幹活時,他總在父親身邊;父親想殺他時,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現在曾參在父親盛怒的時候,也不逃走,任父親用大棒打,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殺害,難道還不是罪過嗎?"
在父親失去理智的時候,拿著大棒亂打,如果打死、打傷或者打成殘廢,他冷靜後會感到十分懊悔。這會給父親的心靈上留下沉重的陰影,永遠無法擺脫。這是"不逃"給父親造成的精神創傷。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親的盛怒,避免給父親造成精神傷害。不管當時魯國人怎麼誇獎曾參,孔子還是嚴肅地對待此事,以便給後人留下正確的意見。很顯然,上述父叫子死的說法,孔子是不同意的。不該死的,就不能輕易地死去,即使有父命。
但現代卻盡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自小聽父母的話稱之為孝順。對父母要盡心侍奉;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等。就似儒家思想為何被推崇,因古代君主想以此控制人民;孝道如何被曲解也是父母想以此控制子女。
為何父母就不會有不是呢?子女不也有一天也會成為人父人母嗎?對待無養育之恩或對己傷害的父母仍需負擔子女的責任嗎?有人教過我們怎麼當父母嗎?
古代的24孝早已被拋諸腦後,稱之為愚孝。現今的孝似乎較類似於古代的"義"字。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也提"尚義";人人彼此回饋,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誰對我更好,我就對他更好,父母用生命疼愛我,我即用生命回報父母。無關乎血緣。
我們在檢驗孝道是否合乎時代潮流,不代表我們不鼓勵人孝順或認為其人不孝順。而是在重新定義孝道的新意。符合現代潮流,各世代對孝的根深觀感定有所不同,叫年輕人遵從父母之命選擇工作或結婚對象早已不被人所接受。年長者也沒有一定養兒防老的觀念。甚或抱持獨身主義者大有人在。
但若能從尊敬萬物,感恩心去反思自身行為,相信就算今日我們不論孝,孝也將自然而然呈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社會也不需規範教條,送孩子上學堂讀弟子規,不如親身實踐給孩子看,自己如何感恩父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